Sunday, May 31, 2009

Random Gallery 2006

有些東西來了,有些東西走了。2006年,我的DSLR來了,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來了,不過,利東街走了,碼頭走了。
開始使用DSLR,發現頭幾個月影的相都是對焦不準,後來才好點點。

前啟德機場連接酒店的吊橋終於要拆卸

John Shum's Photo Gallery

因應DCPhotos.Org關閉,現新設 John Shum's Photo Gallery 以取代DCPhotos.Org的相簿分享功能。特此通知。

另外,是日亦將外框的Javascript library - YUI 更新了,code少了,maintenance希望容易點。

Saturday, May 30, 2009

Random Gallery 2005

一間路邊的大排檔,開始令人注意起『保育』。另外,大家期望已久的迪士尼,在未開幕前已令到全城興奮起來。


越來越少的大排檔-民園麵家

Random Gallery 2004

換了部相機,開始放心夜拍了

中環夜景

Random Gallery 2003

當年SARS是肆虐,令到上半年出現了一個怪現像,就是每逢假日,人人都會去郊遊,室內商場人流大減,機場『人影都唔多隻』
空無一人的機場

只有取消的班機

Random Gallery 2002

買了數碼相機後,影多少也不會怕沖晒費高昂而『就住就住』去影相,因此便開始帶著相機周圍去影相。

尖沙咀文化中心 

Thursday, May 28, 2009

如何弄一個屬於自己domain的email address - Google Apps

近兩年前,在register了 ox4.me.uk (現已差不多作廢)後,便決定採用Google Apps來host那個domain 的email address (e.g. xxx@ox4.me.uk ),貪其免費,穩定度不差,介面亦與GMail無異般方便,再加上Google的其他services (如Calendar,Docs,Sites)的整合,因此之後亦介紹了給不少的朋友。

現在,襯要幫一個朋友以Google Apps起個email services,因此就順道寫一個step by step guide吧。

首先請準備下列的資料:
1. 一個經已註冊的domain,及確保你有權在domain name registrar更改Name Server或DNS 的setting
2. 無, that's all

更改Name Server (非必要)
這個純粹是因為為了自己方便而做的
DNS Services的作用是為了向全世界宣佈,你註冊了的domain name背後其實在那裡。本人不大喜歡用domain name registrar provide的 DNS services (因為我分開了兩間reg),因此我選用了 EveryDNS.net 來做DNS Services。

Step 1
先到EveryDNS.net sign up一個新account
Step 2
註冊後便會來到這個不太user friendly的畫面:

在"Add new domain: (basic)"下面的空格填上你的domain,如 john-shum.net (不要加上www),並按下 ">> (basic)"繼續
Step 3
在左面的"Primary Domains"選擇你的domain,按下後便會出現下列畫面:

在此,請保留該畫面開啟以作登記Google Apps用

註冊Google Apps
Step 4
為免Google作出改動,你可能跟下面的敘述前往註冊Google Apps Standard Edition的網頁,或按這裡(請開新browser/tab)後跳至Step 5
Google Apps的網頁,你不會見到在那裡做註冊。
這時,請先按"For business and schools"的 Business IT managers

再選"See details and sign up"

再選"Standard Edition"

再選"Get Started"
(P.S. 當然,你可以因應需要而註冊Permier Edition或Education Edition吧,因為Standard Edition有50個user account的limitation)

Step 5
選"I want to use an existing domain name", "Administrator: I own or control this domain",及輸入你的domain name


註:雖然你可以在這裡register你的domain name,而日後的setting亦會相對簡單,不過比較貴,因此我並無用這個方法來做

Step 6
在Sign-up畫面輸入其他資了後繼續

Step 7
建立 administrator account,這個account當然會自動附上email account吧


Step 8
之後,你便會來到Admin Panel 畫面

因為你未有verify你的domain擁有權,因此你需要按"Verify domain ownership"去確應

Step 9
在Verify your domain ownership裡,選"Change your CNAME record"

此時,畫面會出現一instruction,並要求你更加一個CNAME record
記下step 2的那一串字,回到EveryDNS
在"Add a record" 內,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打那一串字;Record Type 選CNAME,Record Value打google.com 並按"Add Record"後繼續

Step 10
這時,在EveryDNS那裡你該可以在current record看件建一個新的CNAME record

Step 11
回到Google Apps 那邊,按"Verify"
這時,你可能要等幾個小時才可確認你的domain ownership,不過我們依然可以繼續setup

Step 12
現在,我們開始enable email services
首先在admin panel選 Email 下的Activate

Step 13
來到一個要求你更改MX record的畫面,內裡會有一個列表

記下他,回到EveryDNS,並續一輸入那七個MX record

回到Google Apps Admin Panel,按verify繼續

Step 14
為方便日後check email,我們建立一個sub-domain,並用他來作webmail login的畫面
例如我要 mail.mydomain.com 為 webmail 的login畫面

在Panel按Email進入Email Setting畫面,在Web address中按Change URL


Step 15
在Change URL for Email 畫面,打上自己起愛的sub-doamin並按continue繼續


Step 16
來到一個要求你更改CNAME record的畫面,要求你更加一個CNAME record

回到EveryDNS
在"Add a record" 內,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打mail;Record Type 選CNAME,Record Value打ghs.google.com 並按"Add Record"後繼續

再回到Google Apps,按"I've completed these steps"後繼續

Step 17
這時,你需要等大概一至兩小時,才可以進行最後幾個step
你可以先記下 Admin Panel 的URL,容後繼續

Step 18
回到Admin Panel,見 Email 經已是Active

這時,我們可以開始開Email account了(假如你是唯一的一個用戶,而Step 7中建立的Admin account又是你唯一想要的account,那你就不必要再看了,因為要做的經已做好了,你可以到 Step 15中你選擇的 URL 中開始check email。否則請跳到 Step 19

Step 19
Google Apps可以允許你開兩類Email account,一是正常的email account,一是Email alias。
今次我們只講正常的email account。

在Admin Panel上按Create New Users


Step 20
來到Create a new user畫面,只雖填上簡單的資料,便可按Create new user了

之後便會出現這個畫面,你可以print出來直接交給user,或用Email Instructions來email這個instruction給user


Step 21
完了,你可以使用了

多謝觀看

短評 HTC Magic 及 Android platform

星期二參加了SMV舉辦的 HTC Magic 體驗會,到場的大概有近廿人,每兩人在體驗會其間獲分派一部HTC Magic作試用。體驗會首先由SMV的staff作presentation + demo,之後就是自由時間。

而玩了這電話約45分鐘後,感覺如下:

電話 (HTC Magic) 方面:
* 比iPhone細和輕
* 電容式touch screen,resolution 為 320 x 480,感覺和iPhone一樣,畫面在web browsing 能做到應有水準
* 拿在手上感覺ok
* 320萬畫素自動對焦相機,表現不過不失,不過當然比我用緊的Tytn II好
* Trackball 使用上感覺ok
* 放MicroSD card為在電池蓋內,雖然可以在不抽出電池下換memory card,不過不算方便
* 不設 3.5mm 耳筒插口,如要用耳筒,便要先配上那個mini-USB插頭先
* 感覺上比較慢,而反應上有時亦比較慢

Platform (Android 1.5) 方面:
* First impression 感覺良好
* Virtual Keyboard 與 iPhone比相對細,亦也許因為這個原因,時常按錯字,不過足以令我放棄下一部手機必雖要有實體keyboard這個requirement
* 可同時支援中文繁簡手寫
* Web browsing 方面縮放控制一般,試了幾個網站亦能順利瀏覽,不過因為operator關係,圖片因為在operator方面經已compress過,因此未能作準
* Google services integration 無得試,總無理由用自己a/c 試吧
* 因此, Android Market亦上不到
* 內置PDF Viewer在觀看一個不算大的vector graphic時未能成功render出來
* Email方面,除GMail外,亦可支援一般POP3/IMAP 及 MS Exchange
* YouTube看片質素比iPhone差,不過如果看Smartone In的片又okay
* Search...一直以為,按電話上的Search 制,個search是會search到部機的content (Like Google Desktop),不過實情是,在大部份畫面,這個search是search Internet的,感覺不太實用,亦非常實望
* Google Map Street View時比iPhone慢,不知是network問題,CPU問題或是platform問題


其他方面:
* 在operator未有提供特別plan的情況下,$4xxx 覺得不太值這個價,正如友人所說,加多數百元經已可以直接出部iPhone
* 向sales問了一串問題,是關於在部機idle時會不會有data traffic,而答案是會。而雖然Android可以設定在roaming時disable data traffic,不過如果你剛好要上網check email,查地圖等等,那些『不明』data traffic就可能會令你的賬單帶來一畢可觀的數字。

結論:
除非價位回落到$3500以下,及operator能夠提供一些比較平的data roaming plan,或者有一些offline的地圖software作選擇,否則短期內,該不會入HTC Magic了。

Thursday, May 21, 2009

十二年前的剪報

隨著第一round scan菲林計完成,令我想起了不少昔日往事,就好似96年考完試後到貝澳去Camp。
事後,初次接觸Internet的我,便動手對著書學HTML,將那時去Camp的點滴寫成貝澳Camp記,放在網上。

事隔大半年,有一日在學校,一位同學便和我說,我上了報紙,結果一看,原來那個網頁被刊登在報紙上:

註:為保障各朋友利益,唯有加blur吧

可惜,當年那篇文我自己也沒有留下來...

P.S. 有參與那次Camp的人士,請與本人聯絡

Tuesday, May 19, 2009

DCPhotos 關閉

因為DCPhotos所運行的軟體 Gallery 2 無論在performance及user friendliness上都只屬平平,而市場上在這兩三年間經已有不少比它優勝的服務提供,再加上自己因為用上了Google的Picasa來管理照片的關係,而愛上了Picasa的網上相簿服務,因此我決定由今日起關閉 DCPhotos.Org

My Gadget - Digital Camera I

上次講完PDA後,今日我就襯要同dcphotos.org 打包前講一講我用過的數碼攝影器材吧。

本文指的DC / Digital Camera,泛指各款而數碼方式將影像拍攝並記錄下來的相機或儀器。

前言
第一次接觸DC (Digital Camera)是1996~97年,有個同學帶了部只得640x480 resolution CASIO的DC仔回學校玩。以當時那個resolution,我當然對DC是毫無興趣吧。

第一次接觸DC,是2001年到英國讀書時,當時DC開始大眾化,身邊有不少人都買要DC來記錄他們在英國生活的點滴,那時DC的resolution經已到了2-3百萬像素。而當時對於仲用菲林機的我,影相時就要就住來影 (英國的沖晒費大概是5-8鎊..),都幾後悔。

Olympus C700 Ultra-Zoom
結果回到香港,找到工作後,一出了第二個月份糧,便走到電器店,用分期花了大約$4000購入我第一部DC,Olympus C700 Ultra-Zoom。用Smart Media來作storage media的它,雖然resolution只得2.1百萬像素(當時個standard大約是3-4百萬像素),不過當時吸引我的卻是那10倍光學變焦功能 (38~380mm, 35mm equiv),和可以用普通AA電作電源吧。

Photo from www.dcresource.com
服役年期:2001年秋 - 2004年春
死因:03年到英國旅行時發現部機晚上拍攝時,noise多得有點兒失控,再加上Smart Media的穩定度實在太差,結果當04年看見市場上有可以取代它的相機時便停用了。

Canon PowerShot S1 IS
我的第二部DC,就是Canon PowerShot S1 IS,買它的原因,很明顯地是為了取代Olympus C700吧。用Compact Flash(CF)來作storage media的它,resolution有3.2百萬像素,和與C700一樣的10倍光學變焦功能 (38~380mm, 35mm equiv),和可以用普通AA電作電源。花了我大約$4500。

服役年期:2004年春 - 2006年春
死因:CCD在2005年秋開始間歇性出現Hot Pixel,到06年春就連CCD也燒掉,當時Canon維修費估價高達$1500,結果宣佈不治。

Konica Minolta Dynax 7D DSLR (服役中)
我的第三部DC,第一部數碼單鏡反光相機(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DSLR)就是Konica Minolta Dynax 7D,買它的原因,很明顯地是為了取代那部經已連基本拍攝也做不到的Canon PowerShot S1 IS吧。用Compact Flash(CF)來作storage media的它,resolution有6.1百萬像素。連Tarmon 18-200mm 花了我大約$10000。
要講這部相機的話實在可以講太多了,因此還是另文介紹吧。

服役年期:2006年春 -

Sony Ericsson K800i
我的第四部DC,或者該叫做電話,就是Sony Ericsson K800i。以相機功能做賣點的它,也是我買它的原因。買它的原因,是發覺用了DSLR後,因為太大部的關係,有時即慶拍攝實在太麻煩了,再加上當時自己部電話經已"差不多"了,因此一部附設高質素相機的電話正合我心意。用Sony自家的M2來作storage media的它,resolution有3.2百萬像素,附設Xeron閃光燈,照片質素和一般相機拍出來無異。因為係出街頭幾日入貨,結果花了我大約$5000。

服役年期:2006年冬 - 2007年冬
死因:換電話 (不過新那部電話的拍攝功能真的可以不提 X_X, so... I miss KM7D~)

Canon PowerShot S3 IS (服役中)
我的第五部DC,就是Canon PowerShot S3 IS。我購買它的原因,是無的。因為我跟本無購買到它,因由就不在此解釋了。用SD Card來作storage media的它,resolution有6百萬像素,和比S1 IS更優性的12倍光學變焦功能 (36~432mm, 35mm equiv),和一樣可以用普通AA電作電源。

服役年期:2007年春 -

Samsung NV24HD (服役中)
我的第六部DC,嚴格來說不是我的,就是Samsung NV24HD,是為了08年舉家去旅行而購入的。用SD Card來作storage media的它,resolution有1千萬像素,有3.6倍光學變焦功能 (24~86.5mm, 35mm equiv),使用專用鋰電作電源。它吸引我的地方就當然是那高清拍片功能吧。

服役年期:2008年夏 -

Saturday, May 16, 2009

去尋找Paddington Bear

見近日某超級市場舉辦這個換購Paddington Bear的推廣,那我當然要去找找Paddington Bear啦。
最佳找到Paddington Bear的地方,莫過於位於London的Paddington車站吧:

檢視較大的地圖

根據上個月在Google Sightseeing這個blog看到的這個post講,還有至少心隻Paddington Bear分佈在London周圍呢。

Google Map (Ditu) @ China 的"移位"問題

自發現Google Map和GPS logging以來,就發現Google Map有關大陸的街道圖,不論是國際版還是國內版,都有"移位"的問題,即是街道圖的地理位置與衛星圖(及經緯度)不乎。這個問題,亦令我早前到北京時發覺我不能單憑 Google Map作定位用。



而近一個星期,因為要整理早前到北京旅行是的GPS Log,就發現移位的問題在國內版Google Map得到了解決,而且還終於有了Hybrid view,可作街道圖和衛星圖重疊觀看。地圖的內容亦比早前更加豐富,公交的顯示和資料亦做得更好。

例一:北京故宮一帶


於國內版Google Map觀看

例二:虎門大橋

於國內版Google Map觀看

不過,港深邊境不對位的問題看來還是存在:
街道圖,邊境兩邊不對位,不過看來因為國內版對九廣鐵路從深圳繪畫至上水一帶,因而導致上水至羅湖有兩條鐵路線標記

於國內版Google Map觀看

衛星圖配上街道圖方面,當然亦有上述問題,不過就會有個比較特別的現像:

假如我將地圖從上水拉到羅湖口岸的話,路標是跟香港,而深圳方面是"移位"的

假如我將地圖從東門拉到羅湖口岸的話,路標是跟內地,而香港方面是"移位"的


希望Google可以盡快fix到這個問題吧。

P.S. 以上截圖取自二零零九年五月十五日

Friday, May 15, 2009

Google Public Location Badge

我在二月前曾經提到Google推出了Google 縱橫的服務,它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選擇性地將你的所在地upload到Google上,令你的朋友得知你在可處。不過因為只有你預先核准的朋友才能透過Google Map Mobile (iPhone除外)或用電腦上iGoogle才可知道你的位置,限制太大而變得實用性太低了。
因此,Google便於五月初推出了一個新的服務,Google Public Location Badge,讓你可在網站內提供你的"即時"位置資訊。這個功能為了保障你的私隱,因此這個服務可以讓你設定要顯示的位置是"最佳位置" (Best available location)還是"城級位置"(show city-level only)。

而我,當然就當日就加了這個location badge落這個blog和Travel & JS吧,大家可以望望右手邊。